二战期间各国海军战舰的作战策略深刻影响了海战游戏的战术设计。德国海军在二战中发展了独特的海上破交战战术,以俾斯麦级战列舰和德意志级袖珍战舰为核心,配合潜艇部队实施远洋破袭作战。这种战术强调单舰或小编队的高机动性突袭,在战舰帝国等游戏中表现为高速突袭与快速脱离的战术风格。德国还计划建造6艘H-39级战列舰和3艘O级战巡,这些未完工战舰的设计理念在游戏中常被还原为高火力低防护的突击型单位。
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采用航母特混编队战术,以约克城级和企业号航母为核心,配合战列舰与巡洋舰组成立体防御圈。游戏中还原了这种航母中心主义战术,如暴风战舰HD中航母舰载机的远程打击与舰队防空火力的协同。美国在二战损失了5艘正规航母和6艘护航航母,这些实战经验被转化为游戏中的舰载机操作与防空预警机制。战列舰则主要承担舰队防空与岸轰任务,如超级舰队中战列舰主炮对岸攻击的特殊技能设定。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发展出渐减邀击战术,以大和级战列舰为核心,配合轻型舰艇实施多层次拦截。游戏中对这种战术的还原体现在战舰帝国的阵型系统中,战列舰居中,驱逐舰外围警戒的经典布局。日本海军重视夜战训练的特点转化为游戏中的夜战特殊技能,如巅峰战舰的夜间鱼雷攻击加成。零式战斗机的空中掩护能力在怒海战舰中表现为航母舰载机的制空权争夺机制。
英国皇家海军发展出以雷达为核心的舰队作战体系,在战舰风云中体现为侦察优势与先制攻击机制。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的高速突击战术在游戏中转化为冲锋类技能,而后续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则强调均衡防护。英国辅助巡洋舰的改装经验影响了游戏中商船改造系统,如海战前线的船只改装树。护航航母的运用策略转化为游戏中的反潜作战模块,与历史中保护大西洋航线的战术一脉相承。
现代二战海战游戏通过数值系统还原历史战术差异。战舰猎手的潜艇潜航机制源自德国U艇狼群战术的模拟,而装甲荣耀的装甲跳弹系统参考了战列舰倾角装甲设计。游戏中的科技树发展路径往往对应历史上各国海军的技术路线选择,如日本注重单舰性能而美国侧重体系作战。这些设计既保持了历史真实性,又通过游戏机制实现了战术多样性,为玩家提供了研究二战海战战术的互动平台。